目录
刊首快语
社交媒体时代的“战时整体舆论战”任孟山;1
前沿报告:杂合性新闻
杂合性新闻8
理解杂合新闻:技术祛魅与边界重构常江;9-11
杂合化新闻:理念演进与全球实践史安斌;朱泓宇;12-16
信息反哺与内容策展:数字新闻语境下的杂合新闻生产王沛楠;17-19
杂合新闻体系中媒介公共性的重构胡菡菡;20-22
媒介变迁中的新闻文体及其未来走向李玮;23-25
新闻业新图景下的媒介结构及其走向李楚悦;26-28
理论视野
主体拓展与理论深化:全球公共外交的模型变迁周庆安;刘勇亮;29-32
再思新闻与现代性:超越业态论的新闻理论视角之重塑李铁林;王亦高;33-35
身体与社交媒体:作为媒介的社会空间实践肖奎;刘鸣筝;36-38
Vlog的国内外研究现状、特征及趋势张耀兰;39-41
观察与批评
信息隐私的价值冲突与伦理治理陈亦新;42-44
社会化媒体中眼见为虚的影像符号审视吴恩楠;45-46
调查与研究
沟通与互助:气候风险中城市的数字传播郭淼;檀晓涓;47-49
我国环境新闻报道样态及传播困境分析——基于2018—2020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研究樊筠怡;田力;50-52
抗疫时期国家的灾难叙事与共同体想象——基于新华社App“新视频”专栏的短视频黄世威;53-55
生命传播视域下B站数字网络社区的建构与共治刘欣;56-58
虚拟偶像:媒介与粉丝的二元共塑陈晓伟;丁正凯;59-61
新文本研究
从昆仑虚到数字墟向熹;62-67
新闻实践
语态、时态与生态:数字语境中主流媒体价值引领的三个维度尹敏;68-70
浏阳模式: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理论逻辑、现实问题与治理向度周孟杰;71-73
融媒时代航天新闻报道面临的风险与应对刘淮宇;74-75
东航坠机事故中数据新闻如何抢占传播制高点蔡宇丹;76-78
新时代如何提升党刊传播力影响力蒋秀慧;78-79
学术期刊编辑发展方向探析——从“编辑学者化”到“学者型编辑”杜生权;80-81
广电视听
央视《海峡两岸》如何做短视频评论鲁子奇;82-84
以文化自信为内核创新中国话语的新媒体语态——奥运会诗意解说“破圈”现象启示王乐;85-86
符号与象征: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仪式建构——基于《国家宝藏》第三季视觉语言的分析路梅岳;刘冰;87-88
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策略林琳;89-91
清音远播
社会角色媒介化的表现、评价与影响刘然;92-94
真实与虚拟的双重扮演——虚拟主播的演变、问题与展望陈一奔;宋钰;95-97
从话语伦理看数字时代的新闻伦理付可欣;98-99
社交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——基于豆瓣小组组规的探讨王迎;100-101
传媒教育
立足新文科建设,培育卓越新闻人——《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》对我国当代新闻教育的启示张树锋;102-104
学习共同体视域下新闻传播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李振超;冯运生;105-107
体育院校新闻学专业发展回溯与探论祁智哲;顾春先;108-110
经营方略
将消费者触点思维融入广告媒体计划林升栋;111-113
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台粉丝运营策略——以江苏交通广播网车友群为例谢蕍;刘紫璇;114-115
基于视频网站用户共享行为的经营策略探析谭筱玲;陈潇洋;116-117
数字时代国潮文化公益传播的创新策略——以“敦煌诗巾”为例施州;118-119
传媒史话
抗战时期《新华日报》周恩来社论研究严功军;王玉洁;120-122
阅读史视域下苏区时期“群众办报”实践张睿;马阳;123-124
专栏_新媒镜鉴
传媒类数字藏品是媒体机构的新利基吗詹新惠;125
专栏_坐井观天
战争宣传,难得真相吾道南来;126
专栏_媒变锋语
应对“信息过载”,也要防止“信息不足”窦锋昌;127
专栏_新闻课堂
专硕毕业答辩的十一点建议庄永志;128
中国传媒大学2+129
媒体脸谱2-3
全媒体生态的建构中的现实困境及突破曾祥敏;4
“三链”齐全才能赋能媒体IP胡正荣;4-5
内容营销遇到的新挑战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