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刊首快语
媒体思维急待进行“适屏”转换钱亦蕉;1
前沿报告:平台优质内容建设
平台优质内容建设8
优质内容的新内涵及平台扶持策略比较刘琳琳;黄河;9-12
主流媒体“号平台”聚合优质内容新路径孟超;12-14
构建区域有效用户优质内容生态圈王健;陈朋;曹竹青;15-17
主流媒体优质内容平台化的可行性路径徐婉;17-19
内容创新对平台生态的再造与监管新难题曹开研;20-21
理论视野
数据新闻的传播伦理审度和调适之策付松聚;22-23
智能传播中的算法偏见:生成逻辑、危害与治理郭颖;24-25
“信息茧房”:在形成与解构之间赵庆来;26-27
网络热词传播的三个理想类型蒋科;李玮;28-29
微信朋友圈爆款信息编码解码的社交逻辑郭峥;30-31
风险社会视域下主流媒体的功能向度陈菁瑶;32-33
观察与批评
媒介化生存的社交心理困境解析杨磊;34-35
政务短视频娱乐化的表现、成因及对策张子帆;王勇;王壮;36-37
政治宣传中“萌化传播”的问题及反思戴海波;杨惠;38-39
网络“丧文化”的传播机制及理性反思张胜男;赵林云;40-42
成团选秀:场域之思与资本之辩彭晨;43-44
移动短视频内容中的儿童成人化现象——基于抖音和快手平台的内容分析侯婧;张雅婷;45-46
调查与研究
政府新闻发言人“人格化”传播策略探析司玲玲;47-48
公共传播视角下城市治理的路径选择——以杭州“禁狗令”事件为例董红兵;何志武;49-50
微博热搜中严肃议题的把关分析高智晖;王振宇;51-52
呈现与叙事:新京报微博犯罪新闻报道的框架性分析刘鸣筝;梅凯;53-54
东西方网络视频弹幕发展差异的语言学解析李梅;付盼盼;55-56
互动与认同:城市品牌共鸣的机制探究——以“抖音”为例邓元兵;刘雨娟;57-58
自媒体时代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重构张倩湄;59-60
新闻实践
主流媒体做好监督报道的创作策略陈媛媛;61-62
寓情于理,做好生态环境调查报道张婷;63-64
短视频时代体育垂类新媒体的探索——以“中国女排”快手账号为例于风;65-66
“后真相时代”涉性案件报道乱象唐成选;67-68
中国新闻奖H5新闻获奖作品的叙事视角黄晓军;周学江;69-70
让文字报道“可视”起来——跟着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写出画面感王玉龙;71-72
语文诊所
没有“言”怎能“溢于言表”赵丕杰;73-74
“天涯咫尺”不是“咫尺天涯”的反义语赵丕杰;73-74
使用“长袖善舞”不要断章取义赵丕杰;74
广电视听
短视频新闻:融媒时代电视新闻的创新转向李晓宇;张巨才;75-76
社会实验类节目模式的本土化问题探析郭静;77-78
电视先导预告片的“三随意”问题与改进胡悦琳;79-80
短视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共情传播魏加晓;81-82
去形式化与重新语境化:红色文化的短视频传播闫梦瑶;王凤仙;83-84
世界性语言视角下我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力何艳萍;85-87
微纪录片中主流价值观的塑造与传播王晓旭;陈艳南;吴思雨;88-89
新闻与法
技术视角下聊天机器人的法律问题探究王婧祎;90-91
平台社会中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的治理陈文泰;康秀丽;92-93
传媒教育
广告学专业“课赛一体化”教学改革探究韩净;94-96
新闻传播教育的“三个转变”——从 “纸媒”时代到“智媒”时代王秀艳;刘沫含;97-98
全媒体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变革张消夏;裴永刚;99-100
项目DIY:澳洲数据新闻教学经验与启示陈虹虹;101-102
清音远播
隐形规训:平台型媒体中的国际传播侯旭东;赵朋珂;103-104
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国风综艺节目张诚;105-106
有“光”的群体:“小人物”的媒介形象呈现——以《人物》微信公众号为例孙司颖;107-108
中国反贫困题材纪录片的政治修辞探析侯梦瑶;109-110
中国纪录片海外传播效果制约因素及提升路径甘雨旸;111-112
经营方略
媒介智能管理:内涵、特征及应用场景向志强;黄依婷;113-114
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的“五缺”困境与突破芦园园;115-116
国潮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的思考马荣桢;117-118
传统广电记者系统性转型全媒体人才的路径刘利永;刘明河;119-120
传媒史话
延安时期出版体系及其现实镜鉴胡大海;李政;郭泉泉;121-122
红旗渠修建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苗红果;123-124
专栏_新媒镜鉴
一次艰难的充电宝归还体验詹新惠;125
专栏_法的精神
警惕社交媒体平台的垄断欲望乔新生;126
专栏_老高茶馆
不是看不到真相,而是不愿看到真相高金国;127
专栏_媒变锋语
“新闻付费”的一种新尝试窦锋昌;128
图表新闻2
媒体脸谱2-5
广电总局积极推进广播电视频率频道精简精办42
全媒体探索129